标题:红旗渠“吹叶嚼蕊”,2023年深度特写:守护绿水青山,传承红色基因

导语:2023年,红旗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这条被誉为“人工天河”的奇迹,在新时代下,如何“吹叶嚼蕊”,守护绿水青山,传承红色基因?本篇深度特写,带你走进红旗渠,感受其背后的故事。
一、红旗渠的传奇历程
1958年,河南省林县(现林州市)人民在极度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困境中,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。经过10年艰苦奋斗,红旗渠于1969年竣工,全长1500公里,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
二、新时代红旗渠的“吹叶嚼蕊”
-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近年来,红旗渠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林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,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,如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、水土保持等。如今,红旗渠两岸绿意盎然,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- 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红旗渠精神
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新时代,林州市政府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教育、文化、旅游等领域,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伟大精神。
- 发展特色产业,助力脱贫攻坚
红旗渠流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、旅游资源等。林州市政府积极发展特色产业,如旅游业、矿产资源开发等,助力脱贫攻坚,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
三、专家点评
红旗渠的成功,离不开林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。新时代,红旗渠的“吹叶嚼蕊”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专家表示,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。
四、结语
2023年,红旗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中,红旗渠“吹叶嚼蕊”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红旗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继续创造辉煌。